3月以来的疫情,给物流行业来了一次突击考试。从结果看,题目属实难度偏高,行业的整体成绩难称理想:发货难、到货慢等现象已经集中显现,对制造业等相关产业造成较大影响,物流行业能否创新经营守住保供稳产的基本盘?有些积极信号已经出现。
01
B端客户:物流受限使经营压力陡增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信息,3月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6.5%,低于上月1.7个百分点,是2020年3月份以来的最低点。另据企业调查显示,反映物流成本高的企业占比43%,较上月上升7.5个百分点,为近10年以来最高水平。
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发货难,到货慢,推高物流成本等问题持续蔓延,将带来一些高风险的负面效应。
订单减少,物流费用却在增加:目前多个省份都有部分地区物流受阻,而北京、上海、深圳受到的影响最大。有许多制造业经营者反馈“3月北上广深的成单量减少了一半。就连已经发出去的货物也频频出现因无法到货而被中途退货的问题。”这类情况产生的逆向物流费用往往由经营者单方面承担。
季节商品,过季后或积压亏损:经营3C、鞋服等季节性产品的商家在新品上市及冬春换季时不仅对渠道销售有很明确的目标,且往往已预先投入了大量研发与广告费用,所以商品只能在当季销售,没有其他备选项,对他们而言物流受阻就是生命线受阻。3月份,某大型电脑配件制造企业的3C新品即将上市,高管王伟正在积极寻求解决办法“每天都要跟物流供应商高层通话,情况是比较困难,这时候只能信任伙伴。”
原料断供,企业面临停产可能:据央视新闻报道,某物流运输企业不久前为北京一家公司运输货物时,因为管控措施升级,影响了时效,致工厂停工20小时,给该企业造成很大损失。十分依赖零部件及原材料供应的汽配、家具建材行业在物流受阻后供应链时刻面临着巨大压力,一旦原料断供除了耽误当下产出,也对后续订单排期造成影响。
贵重货物,破损风险成倍提高:面对目前疫情的状况,有些设备制造企业担心因时效无法保障,增加了设备受损风险,正在考虑暂缓交付或暂缓生产。对于贵重的医疗设备、机械设备,专业的物流方案应从稳和快两端合力解决。稳的方面物流企业采用专业包装工艺对设备内中外三层包装加固,打造保护衣,同时设有专门设备对货物全程监控,多种措施协同提供安全保障;快的方面则是运用专车+空运的物流方案,最大缩减在途时间,把时效精确到小时。
受疫情、物流等因素影响,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跌至49.5%,为5个月以来最低,制造业总体景气水平有所下降。为制造业纾困解难需要物流行业主动抗疫、积极创新提高供应链的韧性,为市场人气回升提供信心。
02
“限速”背后是行业抗疫的重磅加码
日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关于统筹做好道路货运疫情防控和重点物资运输保障工作的紧急通知》做出要求,严密防范疫情通过道路运输环节传播扩散,同时做好抗疫物资、生活物资等重点物资的运输保障。
肩负两项重要责任的物流行业,已经用具体举措进行高标准响应。
加倍自律,严格把控安全关:目前物流企业普遍落实人员核酸100%检测到位,并在各区域仓库、网点组建“大白”小组,负责专业化车辆、场地、快件消杀。以“2小时标准”对操作环境和办公场所进行消杀;对车辆、快件做到分拨前后、装卸前后消杀流程管控,确保寄递渠道及快件包裹的安全。
开通绿色通道,战疫物资优先取派运输:抗疫物资、生活保障物资绿色通道始终保持畅通,各物流企业将重点物资的时效提升至最高级。3月16日,跨越速运接到安排要将千吨医疗物资从天津紧急发往长春,该企业的绿色通道发挥高效作用,从接单到运抵目的地仅用时22小时。跨越速运董事长胡海建对此表示:“抗疫的关键时刻,我们有义务为各方争取出宝贵时间。”
人物同防,安全保障创新:今年1月跨越速运首创货物“绿码”,通过AI智能、大数据中心等技术整合,实现人、车、货、场信息全程对应,保障卫生安全从可知可控到万无一失。这一波疫情中,“绿码”发挥可靠作用,对疫情风险地区发出或途经中转的货物,进行专业化的消杀处理和及时、到位的大数据追踪,让货物运输过程的安全性进一步可视化、透明化。
货物“绿码”是一种应激性创新,也是物流行业从安全责任角度进行的主动创新,面对疫情带来的“物流减速”问题,物流企业从自身和客户的利益出发,拿出魄力加紧创新,为客户抢夺时效。
03
把失去的速度抢回来应激性创新势在必行
抢速度要先做思想创新。在陆运频繁受阻的情况下,为了保障制造业及时供应需要更快的运输方式,空运在所有运输模式中时效性最强,增加空运承载量是从时效角度出发的优先方案。3月份,跨越速运提升空运承载力实现两项突破,一、与航司成功达成合作,引进波音-757大型全货机;二、将窄体机改为宽体机,单机载货量从3吨提到17吨,高峰运力一天增长150吨以上。增加空运改变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也一下子解决了大批制造业客户的燃眉之急。
机动调配,让灵活成为时效保障。全面灵活的腹舱调配方案,让急货即到即发是物流企业释放航空运力的另一项举措。通过与机场信息系统无缝对接,实时获悉各个航班的准点情况,保证了制造业客户的货运需求可以在全天24小时随时得到运力匹配。
人抢不回来速度得让科技来抢。运用AI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等技术手段,将运力资源调配、线路规划、人员管理等一系列操作在大数据中台上完成。实现现有运力合理分配与高效调度,提升人员、车辆疫情期间的单位效率,对资源进一步优化,释放一部分运力潜能。将原本接不了、接不动的制造业订单变成可以正常托运的订单。
这场对物流行业的考试正在进入加试,我们已经看到物流行业清晰的解题思路:一、抗疫当先,自觉自律严把安全关;二、客户至上,用实际举措助制造业度过难关;三、打破规矩,以实际情况倒逼创新。这极有助于解决B端用户当下的迫切要求。
本文来源于物流指闻,不代表九州物流网(http://www.wl890.com)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文章所用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