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海关8项举措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来源:九州物流网2018-06-14
2018年以来,内蒙古呼和浩特海关认真贯彻落实总署、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主要采取了8项措施,充分发挥了海关独特优势和开放前沿作用,深化业务改革,加强对外合作,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发展。
呼和浩特海关党组成员、副关长王静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这8项措施分别是:推进通关流程“去繁就简”;推进辖区公路口岸监管作业模式改革;深化国内大通关协作;畅通跨境通关协作;推动构建全区口岸立体开放体系;助推该区外贸动能转换;全面推进海关重点合作项目;全面加强海关国际合作。
值得关注的是,2017年7月1日起呼和浩特海关全面启动“1+10”业务综合改革,全关区所有无纸报关单、减免税、加贸保税业务办理、H986图像审核、稽核查作业、查验指令细化工作全部实现了100%集中处置,“一带一路”进出口货物实现再提速。其中:全面提升大型集装箱检查设备使用效能,由集中审像中心统一作出专业化机检审像结论,减少人工检查次数,压缩全关区审像时间近80秒,口岸通关已进入“读秒”时代;企业办理海关业务平均时间由此前的3天缩短为1天。今年前4个月,全关区进口平均通关时间16.87小时,比2017年同期缩短75.5%,出口平均通关时间0.84小时,缩短66.4%。
此外,呼和浩特海关积极调整辖区公路口岸货运监管现场整体布局,全面推进智能卡口建设,实行“提前申报、卡口验放”的公路口岸一站式监管作业新模式。目前辖区各口岸智能卡口硬件设施建设全部完成,并已进入联调联试和实车测试阶段。
王静告诉记者,为深化国内大畅通跨境通关协作,呼和浩特海关与海关总署驻天津特派员办事处、天津海关、满洲里海关、乌鲁木齐海关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中蒙联合监管进展顺利,目前与辖区所有毗邻蒙古国海关全部使用统一的《载货清单》,今年重点将在二连浩特与蒙古国扎门乌德口岸启动《载货清单》数据电子化传输试点工作,并将实现辖区口岸全覆盖。充分发挥满洲里、二连浩特等该区境内欧亚大陆桥过境通道优势,支持服务天津、内蒙古和新疆等地区经济合作发展,实现高效率、低成本良好通关环境,打造物流高速通道。
据介绍,呼和浩特海关支持推动乌力吉口岸实现对外开放,助推该区外贸动能转换。包头二里半机场、二连浩特赛乌素机场连续实现临时对外开放,其中包头二里半机场已被列入国家口岸办《2018年度口岸开放审理计划》,常年开放进入倒计时;加快国际多式联运枢纽节点、进境农产品、肉类、冰鲜水产品指定口岸建设,指导协助申建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推动完善口岸功能化建设。大力支持铁矿石、铜精矿、木材等进口资源落地加工。批准设立6家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全面支持该区特色优势商品“走出去”。全区农产品出口重点口岸已全部开通“绿色通道”,今年前4月出口农产品达到21.9亿元,比2017年同期增长17.1%。
呼和浩特海关积极推进与蒙古国、俄罗斯等国家开展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合作,目前辖区已有包括北方重工、伊利等龙头企业在内的AEO企业6家,可充分享受到海关低查验率等快速通关政策。据不完全统计,仅此一项就会为企业节省仓储、运输和验货等费用1000余万元。
今年5月1日,呼和浩特海关已在辖区二连浩特公路口岸启动国际公路运输(TIR)公约试点,试点启动后,企业可享受自起运国海关到目的地国海关过程中不进行检查的便利,将为企业节省大量成本。今年中蒙双方提取并交换了2017年全年贸易统计数据总计1.24万条,目前已在二连海关与蒙古国扎门乌德海关启动实施,下一步将扩大至辖区全部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