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单日确诊病例已经超过50万,无症状感染病例的增加更是让人们对新冠病毒“防不胜防”。
11月13日至16日,山东、陕西、河南、湖北、福建、甘肃等省份先后报告冷链食品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涉及的冷链食品包括冻鱼、冻虾、冻牛肉、冻猪肉等,主要进口国为厄瓜多尔、巴西、印度尼西亚、荷兰、阿根廷、俄罗斯等国。
其实远不止这些,近几个月来,进口冷链食品频频被发现核酸检测呈阳性,成为个别地区疫情反复的主要原因。尽管国家一再强调“外防输入”,境外人员输入尚且可以隔离控制,但通过冷链物流输入的产品要想得到完全控制似乎难以实现。基于此,冷链物流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受到多方关注。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接受采访时分析称,随着全球病例不断攀升,这本身就使得新冠病毒污染机会增大。加之新冠病毒喜欢冷的环境,温度越低,病毒存活时间越长。冷链环境为病毒提供了比较好的生存环境,所以冷链为病毒提供了远距离传送的载体。吴尊友还提醒,进入冬天后,空运、陆运、海运所有国际运输都类似于冷链系统,可能成为病毒载体,再加上国际疫情加剧,境外通过货物造成感染的风险也会明显增加。
政策频发 严密防控
的确,不止是冷链,入冬之后,很多货物的运输也产生了类似于冷链运输的环节,这种形式的运输同样会为病毒的传播提供载体。
为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进一步加强对进口冷链食品的监管,各地都出台了相关政策。如自北京于11月1日起启用进口冷链食品追溯平台,力求做到“来源可追,去向可查”。为精准防控再添助力,对未上传追溯数据的相关产品,北京市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做到不采购、不销售、不使用。
上海明确要求高风险进口冷链食品均须中转查验,11月16日零时起,上海正式启动“中转查验库”,对从上海口岸入关,在本市仓储、生产加工以及销售的高风险进口冷链食品,除已由海关检测和消杀的可以直接放行外,其余冷链食品必须统一进入企业中转查验库或公共中转查验库,进行核酸检测和外包装消杀,检测结果阴性后,才能放行进入下一环节生产经营单位,环环衔接,全链条管控。
天津明确提出要加强进口冷链产品运输和入库监管,凡从天津口岸进入本市流通环节产品均实行百分之百消杀,让群众放心。
与此同时,四川、河北、浙江等地也纷纷响应疫情防控要求,积极出台各项冷链食品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严格规定了冷链食品生产、销售、运输过程中的防控要点,包括人员卫生、食品外包装清洁杀毒、装卸储运过程中的防控等。
同时,在国家层面,最近也出台了多项进口冷链食品防控政策。如11月9日,多部门联合印发的《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其中要求根据进口冷链食品的物流特点,在按要求完成新冠病毒检测采样工作后,分别在口岸查验、交通运输、掏箱入库、批发零售等环节,在进口冷链食品首次与我境内人员接触前实施预防性全面消毒处理;11月18日,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公路、水路进口冷链食品物流新冠病毒防控和消毒技术指南》,其中进一步明确进口冷链食品装卸运输过程防疫和从业人员安全防护等要求……
上至中央、下至地方,相关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规定冷链食品疫情防控的要求,也保障了各方的权益,但政策规定一直以来都是贵在知晓、难在落实。因此,要做到“物人并防”,相关企业和人员应及时关注海关、市场监管局、商务部等有关部门发布的相关信息,把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全链条作为疫情防控重点,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并落实各项操作规范和防控指南,有效防止新冠病毒的传播蔓延。
冷链瓶颈 亟待突破
当下,随着冷链运输安全隐患的呈现以及全国各地方政府的迅速反应,对于冷链的应用以及变革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如何安全高效地使用冷链,不仅关系到当下供应链体系正常运转,更将对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毕竟疫情防控已经成为常态化。
众所周知,进口冷链物流产业对推动我国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冷链物流配送系统的形成,必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速冻产业、生鲜产业和蔬菜产业等。据不完全统计,自1995年以来,中国速冻食品的产量以20%的速度递增,近3年来甚至以35%的高速度递增,远高于全球9%的平均增长速度。虽然国内冷链正处于高速发展中,但市场乱象亟待规范。尤其是国内大城市对于冷链服务的需求相当庞大,太多的不标准化服务等待完善。
此外,由于我国冷链物流发展起步较晚,国民冷链消费意识不强,导致在近期对进口生鲜产生误解甚至造成一定恐慌,并在短期内造成了多方面的直接影响:消费者信心受挫导致进口生鲜产品滞销;进口生鲜运输链条秩序失衡,冷库爆仓;国内冷藏车货运量降低致使运力闲置。随着滞留港口的货物不断累积,中国进口商不得不减少生鲜产品的进口以降低损失,这给跨境生鲜食品的整体供应链带来了巨大影响。
而且,在国内对进口冷链食品的误解还没完全消除之时,由于国外疫情的态势愈加严重,给原本全程管控就存在较大困难的国际冷链物流环节造成了更大的困难。首先,相较于国内来说,国外很多生产及加工场对疫情防控做得并不到位,如若出现病毒,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完全有效的控制;其次,国际冷链物流环节所涉及的相关操作更复杂,全过程中实施所有设备及人员的监管难度极大;最后,跨境冷链运行的每一环节所涉专业众多,对相关知识、经验、文化和语言等具有较高的要求。这些都给疫情背景下的冷链物流带来了极大困扰。
然而,我国人口众多,如果完全“封杀”进口冷链食品,单纯地靠国内供给必然行不通,因此“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思维显然不适用于冷链运输。相比于暴发的内需而言,补足自身冷链发展的短板才是长远的发展之道。
因此,有专家建议,要想补齐所有短板在短时间内稍有困难,但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实施,尽可能地定义行业新标准。
一是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在疫情或其他突发事件发生时,开启运输白名单,使冷链运输更加流畅。成立区域冷链物流小组,整合车辆和司机资源,统一调度,解决区域成员的运营问题,保障食品等应急物资供给。
二是各地政策联动。建设更全面的公共信息平台,让企业第一时间了解政策动态等信息,建立统一规范标准,便于提高突发状况下水果蔬菜等食品冷链运输效率。
三是推动冷链集约化操作。对于冷链物流过程的安全防护,推动集约化管理,推进以整托为单元化作业,减少各环节的人员接触。
四是建立港口冷链应急保障机制,设置港口应急预案与保障措施。
五是将应急政策优化成为操作规范。针对目前各类应急政策对于实际操作所产生的影响,需要得到海关等相关部门的关注,如何将此类政策调整为日常可长期落地的政策执行。在能够保证查验基础要求的同时,尽可能提高操作的便利性和可得性,并且不会大幅度地增加相应资源及成本的投入。
六是增强企业组织及数字化能力。比起模式的差异,真正拉开冷链同行差距的是背后的供应链能力和精细化运营能力,而两者本质上考验的是企业的组织力和数字化能力。
七是增强科技引领。疫情危中有机,冷链行业后期更需要科技推动,进行全程可追溯、可视化,更高的资源调度利用水平,建立更高效的应急响应机制。
八是专业人才培养。生鲜零售等更多“玩家”的入场可以加速行业内专业人才的培养,而且相互刺激推动商品和服务的创新。同时可加强企业、院校与行业协会的合作,建立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九是建立冷库和冷链相关设施卫生清洁消毒相关标准。增强对于生产加工型企业的监控,建立消杀及监控的标准及规定,针对生产及加工场所进行重点检查,建立专门的检查标准和制度,严格监控执行。
冷链物流应做到安全可溯
经此一疫,消费者对冷链物流安全性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据调研显示,当下终端消费者主要诉求集中于8个维度:冷链全过程设施设备应用程度、物流信息的及时与准确性、配送新鲜度、配送完好度、发货及配送时间、企业取货方式、配送人员操作及全程安全性。
其实,这正如《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所明确提到的,各地要对进口冷链食品进行全流程闭环管控,实现可追溯,海关、交通、卫生、市场监管、地方政府及相关生产经营单位的工作分工也要逐一明确。尽管这是针对疫情所下达的指示,但也间接地对冷链物流提出了新要求、新标准。
冷链物流包括运输、包装、储藏等在内的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为保证安全性,冷链物流企业不仅要关注消费者的诉求,同时还要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全程信息可查、可追,这也说明了冷链物流具有更高、更复杂的操作要求。要想协同好全链条各方主体需求,必须明确对于冷链物流运作的核心目标。基于共同的核心目标,联合政府、企业、院校、研究机构、行业协会等多方主体,协同化发展,才能真正意义上促进冷链物流能力的建设与提升。
此次疫情对冷链来说是个考验,同时也是个机遇。希望各方能借此特殊时期,将冷链物流进行全方位改革——升级硬件设施、软件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优化冷链环节,培养专业人才,引进技术创新等,并向集体化、协同化、全球化发展。
本文来源于物流时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网(http://www.wl890.com)观点,文章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