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界网消息,上港集团(600018)发布2023年上半年财报业绩,期内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1.11亿,较去年同期下降19.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3.28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2.24%;扣非净利润为70.2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3.09%。
数据显示,上半年,上港集团港货物吞吐量完成2.76亿吨,同比增长13.6%,其中,散杂货吞吐量完成4304.6万吨,同比增长42.9%。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373.7 万标准箱,同比增长5.3%,其中,洋山港区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190.3 万标准箱,同比增长 0.8%,占全港集装箱吞吐量的50.1%。上半年公司水水中转完成1350.1 万标准箱,同比增长9.3%,水水中转比例为56.9%。
航运界网注意到,在上港集团主要控股参股公司的财务表中净利润最高的三家分别是: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港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和上海锦江航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它们在2023年上半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283,497万元、223,862.30万元和54,724.4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8月29日,时隔3年,上海台北城市论坛再次线下举行,吸引了海峡两岸众多目光。参访洋山港,是台北市代表团抵沪后参访的第一站。一到洋山港码头17楼中控塔,台媒记者就扛着摄像机奔向户外平台,占住有利地形拍摄码头全景。从高空俯瞰洋山港四期码头,远处,红白相间的巨型桥吊排成一列,延伸直至海边;近处,码头作业区空无一人,现代化桥吊、轨道吊自行挥动巨臂,没有驾驶室的自动导引小车载着集装箱来回穿梭。
“与洋山港前三期码头夜晚灯火通明不同,这里的夜晚黑漆漆的。”上港集团董事长顾金山告诉台北市长蒋万安等台湾嘉宾,洋山港四期码头是全球智能化程度最高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之一,去年整个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730万标准箱,今年有望达到4800万标准箱,港口通达度继续列全球第一。
根据交通运输部公告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 81.9亿吨, 同比增长8.0%,增速较去年明显回升,其中沿海港口完成53.3 亿吨,同比增长7.3%,增速较去年同期提升7.2个百分点;全国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49亿标准箱,同比增长4.8%,增速较去年同期提升1.8个百分点,其中沿海港口完成1.31亿标准箱,同比增长4.2%,增速较去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
从航运发展现状和趋势来看,2023 年上半年,集运市场供需矛盾加剧,集运货量小幅下滑, 运力供给提速,新造集装箱船进入集中交付期,运费经过2022年下半年以来的快速回落后位于底部震荡,欧美航线运费跌破2019年均值,船公司盈利预期大幅下调,集运市场格局面临调整。长期来看,国际航运市场集中度仍将保持高位,船舶大型化、运营联盟化、航运智能化与低碳化、 物流全程化的发展趋势仍将持续,这将对港口发展产生长期深远影响,特别是对国际枢纽港进一步提升服务能级,打造高效、便捷、韧性、绿色集疏运体系,拓展物流新业态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港口行业本身的发展来看,2023 年上半年,受我国进出口增速放缓影响,我国港口吞吐量增长承压。长期来看,全球经济增长不确定因素增加,中国经济增长和出口仍具韧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持续重塑,港口行业将不可避免受到影响;船公司联盟化和船舶大型化将进一步突显枢纽港的地位,减少非基本港的挂靠,将加剧国际枢纽港的全方位竞争;港口与腹地的多式联运协同效应将加强,港际间将建立稳定的竞合关系,共同推动区域内港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港航物流新业态的发展方兴未艾,港口在数字化平台业务、电商物流、新型贸易、清洁能源供应等新业态发展具有较大空间;新科技在港航物流领域的应用链将进一步扩大,依托 5G、人工智能、云计 算、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进一步提升港口数字化、自动化水平,打造科技创新生态,推动港航数字生态圈建设,赋能港口行业高质量发展。
上港集团表示,主要业绩驱动因素为:一方面,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对港口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港口进出口货物需求总量与腹地经济发展状况也是密切相关,腹地经济发展状况会对集装箱货源的生成及流向产生重要作用,并直接影响到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增减。上海港的经济腹地主要是由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形成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其辐射力可沿长江上溯至中国广大的内陆地区,并可拓展至淮河流域,上述地区能否保持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的态势对上海港货物吞吐量,特别是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至关重要。综上,港口主业业务量的增减将直接影响到上港集团的经营业绩。
本文来源于罗戈网,不代表九州物流网(http://www.wl890.com)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文章所用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