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务场景看,即时配送应属于同城物流配送范畴,但其高时效、不中转的运作特点,又决定了即时配送与传统物流有着本质的区别。
(1)即时配送行业与传统物流相比覆盖范围更小,运输货物更小,时效更高,采用点对点无中转的运作模式,无网络和规模效应。
(2)当前的即时配送行业虽然覆盖品类多样,由外卖市场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但生鲜、直送业务都在快速增长,未来可能会与外卖形成相对平衡的格局。
(3)即时配送的行业规模会持续扩大,随着场景的进一步完善,各平台业务的推广可能会出现同质化。
(4)快递布局同城即配市场,在模式上与当前的平台存有差异,且整体时效未能达到即时配送的高标准,暂时不能改变已有格局。
1、市场概况
即时配送已成为消费者身边不可或缺的需求。随着消费需求的增长,用户数量快速增加,即时配送市场规模仍会保持快速扩张。特殊的即配行业与传统物流相比,存在不同的特性,也隐藏着特有的痛点。
1.1 行业规模
即时配送行业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其规模迅速扩张,并仍保持高增速,当前已成为百亿级单量的巨大市场。数据显示,2018年即时配送行业的订单量将超过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同城快递业务总量114.1亿件,高达124亿单。从近6年实际发生和预测订单数据的整体来看,即时配送行业规模保持了倍数级增长,已达到5年前规模的十倍,但同时其增速也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目前保持在30%左右。
实际上,即时配送行业的高速扩张要归功于外卖行业突飞猛进的增长,当前80%的订单量都来源于外卖行业,准确地说是集中在美团和饿了么两大平台。预测数据显示,2019年即时配送行业的整体订单量将达到159.2亿单,这其中的增量将主要来源于生鲜等新零售行业,按照当前平台与供应商的平均结算单价估算,整体行业规模约为1500-2000亿元。
1.2 行业特点
目前,即时配送行业都是由平台型企业在做。与传统物流行业相比,即时配送在业务发生场景、配送距离、配送时效、运营模式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特殊性。
(1)配送范围小
首先,其业务主要发生在外卖、跑腿、生鲜、商超配送等场景,配送范围都属于同城配送;距离多发生在5km范围内,其配送距离短,主要围绕在消费者身边。
(2)高时效与低连续
其次,体现其即时性,对业务有高时效的要求,以分钟来计算时效标准,一般从下单到订单完成都在1-2小时内,而配送时效约在20分钟至1小时。
同时,从订单源头看,多属于B2C的平台性订单,外卖订单又占绝对比例。而C端订单量小且分散性强,稳定性不足。由于受外卖订单的影响,全天的订单量分布存在明显的波峰波谷,具有高时间集中度。
(3)点对点,无需网效
即时配送是点对点的直线配送运营模式,不中转是其主要特点,不存在网效与规模效应。目前即时配送运力以众包模式为主,其承载工具基本上都是两轮电动车,灵活性强,成本也更低。
1.3 客户群体
即时配送行业面对的最终客户都是C端消费者,因此其客户基数大,呈现出快速增长状态。统计数据表明,近5年即时配送行业用户的规模保持稳步增长,增速保持在20%以上。其中,2018年整个行业用户规模约为3.55亿人,用户基数的增长为行业整体规模的扩大奠定了基础。
1.4 行业痛点
(1)高标准与低持续
即时配送行业与传统物流相比,消费者的要求标准更高,主要体现在配送时效上,以分钟级计算的配送标准远超当前普通物流。从外卖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主要外卖平台已将外卖订单的配送时效缩短至30分钟以内,这对运力的数量、系统智能调度和节点把控等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同时受外卖订单的影响,全时段的订单分布极其不均衡,主要集中在11-13点、17-20点之间,存在严重的波峰波谷,持续性不足。而C2C的纯直送订单,由于客户C端属性强,受偶然性影响较大,订单总量和持续性并不高。
(2)行业集中度低
即时配送行业的整体集中度非常低,且分散在全国,CR10不足3%。日常消费者接触到的外卖配送员,多数并不属于平台,实际隶属于运力供应商。例如美团外卖旗下当前有400多家运力供应商,相较于2016年已减少300家,平均每家不足1000人的运力规模。且多数供应商往往在普通消费者眼中可能并无印象,例如美团外卖旗下前三的运力供应商俊达、同达快送、趣活美食送等,也同时服务于麦当劳、肯德基、超级物种、盒马鲜生等大型餐饮、生鲜企业平台的配送,但消费者并不十分了解。
(3)订单比例不均衡
数据显示,当前80%以上的即时配送行业订单属于外卖订单,占即时配送订单总量的绝对比例,而生鲜、商超、直送订单品类的比例过小,导致整个即时配送行业品类结构失衡。
目前,随着消费习惯的改变,生鲜配送和直送订单量正在逐步上升,有助于改善当前外卖订单一家独大的局面,但短时间内仍难以撼动外卖订单的主流地位。
此外,从订单源头来看,90%以上的订单属于平台订单,纯散客订单数量较少,因此专人直送类业务量小,且极具偶然性,稳定性不足。
2、市场格局
即时配送行业的市场格局仍未稳定成型,既有大电商平台布局,也有小运力平台的开拓,更有物流行业企业的进入,最终会形成怎样的格局,仍要拭目以待。
2.1 市场参与者
目前的即时配送领域,可谓是入局者众多,且出现了不同细分市场的布局者,主要分为如下几类。
第一类是如今即时配送模式的起源,又是规模和行业占比最大的外卖配送市场,普通消费者也比较熟悉,如:饿了么旗下蜂鸟配送、美团外卖旗下的美团专送、麦当劳的麦乐送等。
第二类是专门针对点对点直送、跑腿的即时配送市场,这类订单购买的是纯运力,与外卖的搭配采购不同。这类企业包含点我达、闪送、UU跑腿等。
第三类是电商平台下属的即时配送,如京东的达达-京东到家、天猫的一小时达、苏宁的苏宁秒达等。
此外,传统的快递企业也开始布局同城业务中的即时配送业务,抢占同城即配市场,如顺丰的同城急送业务、圆通的计时达、韵达的云递配等。
2.2 市场格局现状
虽然外卖业务的即时配送在该领域占据了绝对的权重,但入局即时配送的企业类型多样,业务繁杂且推陈出新。经过了5年以上的发展,市场竞争呈现出基本稳定的局面,还没到寡头垄断的地步。
从订单流量入口看,主流上是外卖平台占据主导优势,其下属的外卖配送团队构成了当前即时配送行业最大的运力从业群体;其次是电商平台的生鲜配送和大型商超的配送业务;最小的是C2C的直送业务。
外卖配送的一家独大和飞速发展,导致了其他业务类型的B2C和C2C平台的发展速度看似很慢,但实际上,其他业务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其中,B2C的生鲜配送业务是目前除外卖以外的最大订单来源,且仍保持一定的增速,是除外卖以外最具成长潜力的业务单元,有望成为与外卖相当的即时配送业务。
2.3 各企业破局部署
近几年兴起的平台型企业,多数都通过烧钱补贴的战略培养消费习惯,迅速扩大市场,即时配送行业的前期发展阶段也不例外。当前除了外卖以外的即时配送业务是各个企业竞争和布局的重点,如何突破当前相对稳定的局面实现一枝独秀,各业务平台都在想方设法部署业务范围。
首先要寻找可靠的大平台作为合作伙伴,增加订单流量入口,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如点我达吸纳菜鸟进行战略控股,靠上阿里的大树;达达与京东到家的融合,增加京东到家的业务订单,同样也有这种考虑。
其次在模式上都采用了一定比例的众包模式,吸纳运力储备,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在业务拓展上,除了生鲜配送、专人直送、代买跑腿业务之外,药品、美妆个护、服装等领域也是布局即时配送的新业务之一。
3、模式分析
3.1 模式分类
即时配送行业最终面对的客户都是C端消费者,从经营模式上看,即时配送行业的企业整体可归为B2C、C2C两大类。从各自的运营模式来看,B2C中又包含专送模式和众包模式两种,而C2C只有众包模式。
从资产模式的角度看,即时配送行业的企业,都是以轻资产模式切入,通过平台形式进行运作,通过数据系统建立庞大的运力群体,支撑其庞大的C端客户需求。在运力组成模式上,当前多数企业都采用了的运力众包模式,通过APP端吸纳社会闲散运力,构成平台的运力池。
3.2 众包模式
众包模式是除快递企业外,几乎各即时配送平台都会采用的一种运力构建模式。与自建配送运力相比,众包模式有非常大的优点,可以极大地吸纳社会闲散运力,以非常轻的模式建立灵活、全面、庞大的运力储备池,可有效覆盖配送范围,同时一定程度上可增加获取订单的能力。
众包模式的配送员自由度高,受管控少,由平台直接管理。接单方式上,有接收系统推送订单和抢单两种模式,这种操作可让订单配送更高效。但外卖市场的众包运力受一定订单类别的限制,只能配送快送、混送的订单,不能接受专送的订单。
3.3 专送模式
专送模式是存在于B2C运营模式中的一种配送方式,与众包模式相比其要求更高,同时运力的组建方式也不同。专送运力一般是由平台的运力加盟商构建的运力团队,与众包运力相比也会享有更多标准的接单权利,例如在外卖接单系统中专送运力可以接标注为专送的卖家订单,而众包运力却不行。
同时,专送模式下其接单范围是提前划分好的,可以由加盟商进行管理。通常情况下无论是专送还是众包,都是由智能调度系统自动分单和规划路线,只有少数异常情况下需要进行人为干预。专送是为了保障运力数量和服务质量的一种构建方式,与众包模式一起完善庞大的运力需求。
3.4 分接单模式
即时配送领域的分接单模式不像快递、物流行业那么传统,在快递、物流原有系统分单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丰富和创新,添加了抢单模式。
快递、物流行业的接派模式最常见的就是定人定区,配送员接到系统或网点通知即去接货,不存在抢单的情况。
抢单模式可充分调动配送员的积极性,同时配合众包运营模式,可有效增加短时间内订单推送成功率,当然这需要更为强大的智能调度系统。
其实,大部分运力供应商是没有独立自主的订单调度系统的,仅有个别大供应商拥有,帮助协调运力调度,使订单推送更加合理和智能。例如美团旗下的供应商同达快送,就是拥有独立调度系统的企业,其「侠刻送」系统完美承接了美团订单的输出,智能调度配送人员,高效完成订单履约率。
在即时配送领域内也有以抢单模式为辅,派单模式为主的平台,如以直送业务起家的点我达。
4、发展前景与趋势
4.1 业务场景完善,平台逐步同质化
即时配送从外卖业务起步,逐步扩展到生鲜类新零售、大型商超、服装、美妆个护以及医药等B2C业务的配送。随着直送平台的加入开始扩展至跑腿、商品代购、直送等C2C的业务,业务场景逐步完善,覆盖消费者各项需求,整体上其市场规模会持续扩大。
目前,无论是B2C的平台还是C2C的平台,采用的模式几乎相同,并且其业务覆盖范围开始相互交叉重叠,出现了同质化现象。各平台可以拼的只剩下订单流量入口,哪家能够获得更多的订单,哪家就有可能战胜其他平台,在即时配送行业站稳脚跟。
4.2 生鲜配送将崛起,追赶外卖的主导地位
2018年即配市场规模已超过千亿,主因是外卖市场的爆发,推动了整个即配行业的高速发展,其中80%以上的订单来源于外卖。但是,整体处于上升阶段的外卖行业已经实现了高度整合。近两年,资本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如生鲜宅配、代买代送等新兴的即配市场,特别是生鲜配送的平均客单价要高于外卖订单,蕴藏了较大的发展潜力。
2017-2018年生鲜平台共获得22笔融资,其中不乏有每日优鲜、百果园这类超10亿元的大笔融资。随着资本推动,行业处于洗牌阶段,如背靠天猫且自身拥有强大物流网络的易果生鲜;获腾讯青睐,社区「三公里一仓」的线上平台每日优鲜;合并一米鲜,线上线下共同发展的百果园;两年半完成5轮融资的B2B平台美菜网;新零售领域的宠儿盒马鲜生等等。这类生鲜平台依靠大树逐渐崛起,将成为外卖霸主地位的最大威胁。
4.3 快递企业布局同城,发力即时配送
在同城配送方面,快递企业一直做得比较传统,受运作模式的限制,货物必须经过分拨中心中转才能到达末端网点进行派送,同城件一般都是次日达。因此,同城高端急件市场受到了即时配送平台的挑战。
如今,快递企业在这方面也抓紧了布局进度。如顺丰推出同城急送、韵达推出云递配、圆通的计时达等,除了顺丰外都没有进行大范围推广。在顺丰的同城急送业务中,配送时效对标即时配送平台标准,3公里平均30分钟送达,5公里平均60分钟送达,10公里平均90分钟送达。
快递企业的运营模式与即时配送平台略有不同,仍存在中转环节。因此,其他的快递企业同城业务时效为4小时,并不能满足即时配送的高时效要求。但其价格相比直送低,会抢占部分时效要求略低的同城件业务。若想改变即时配送格局仍有较大难度。
本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九州物流网(http://www.wl890.com)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更多有关优质物流公司、线路推荐,发货技巧知识等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