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双11,除了冷清的“无战事”,也流行着“无人”送快递。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兴起和应用,无人化、智能化等技术装备的全链路改造升级,为快递“收转运派”的很多环节都带来了根本变革,尤其是在末端配送方面,快递无人车已规模化落地,无人驿站开始大范围推广,无人机乘着“低空经济”的东风顺势而起。
这一点,在今年双11,表现的尤为明显。无人机、无人车、无人驿站齐上阵,比拼起了“含科量”。
01
无人车
最近几年,无人车不仅是快递巨头们的“新宠”,也是末端快递网点的新谈资。得益于技术的逐步成熟和自上而下的重视与推动,且在部分地区、城市的政策,越来越人性化和宽松,适当开放或给予路权,越来越多的网点对快递无人车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兴趣。而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无人车的投用在极大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也提升了服务和时效的稳定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网点“尝鲜”。
在浙江余杭,一家综合性快递网点在双11之前,已经有20多台无人车在网点参与常态化运营,承担整个网点约55%的业务量。而临近双11,该网点又采购了数台无人车,车队规模达到30台,成为全国单一网点规模最大的无人车队,以充分保障双11期间充足和高效的运力。末端网点对快递无人车的热情越来越大,这番情形,要搁多年前,还是很难让人想象的,像极了当年的“自动化分拣设备”给行业带来的巨大变革和飞跃。
02
无人机
作为眼下知名度最高的“黑科技”代表——快递无人机从诞生之日起,充满了争议。除了研发自身,运营模式、应用场景、商业转化、航权资质……随便拎出一个问题,都能吵吵一天。然而就像其他新生物种一样,即便有再多的问题和困难,也都阻止不了快递无人机前进的步伐。“双11”期间,顺丰丰翼无人机在深圳增加30%的无人机和人员投入,同时联通深圳同城与东莞、珠海、中山的跨城低空物流网络,为高峰期间大湾区紧急快件畅通空中渠道,缓解运输压力。以往,无人机送快递这个概念时热时冷,一度很热,又逐步遇冷,可是到了今年低空经济大火,各地对于发展低空经济也足够给力。
据统计,截至2024年5月底,已有29个省区市将“低空经济”有关内容写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足见各地对发展低空经济意志坚决。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技术与政策的利好不断释放,作为已经在低空领域发展十余年的快递物流行业,积累已经够多,距离真正的蜕变只差临门一脚,或许在未来5-10年,谁能尽早实现无人机的规模化落地,谁就能尝到“低空经济的甜头”。
03
无人驿站
为了缓解末端配送压力,各大快递公司都开始着手自建末端门店体系,比如中通兔喜、韵达快递超市、圆通妈妈驿站等。在经历了“遍地开花”的极速扩张后,“无人化”正成为快递驿站一个重要的突破方向之一。目前,就有不少快递驿站升级成“无人驿站”,实现了24小时自助取件服务。
比如,为备战双11取件高峰,超万家菜鸟驿站将实现“取快递不打烊”。据悉,为满足“双11收货人”取包裹的迫切需求,菜鸟驿站在双11期间力推“24小时自助取”,通过升级数字化服务能力迎接双11包裹高峰。已开通“夜间取件”功能的站点,线上申请获取“24小时自助取”技术能力,自助取件时长将从“24点前”延长至“全天24小时”。
管中窥豹。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和一个思考——一个结论:“无人”送快递有其存在的价值,而且空间和潜力不可小觑;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不可否认,人力密集型仍将是快递业的主要特征。但是,随着我国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力成本也在不断上涨,这就倒逼着快递企业逐渐向无人化、智能化方向升级。一个思考:无人机、无人车等新工具应用会革掉快递小哥的命吗?
非也。不但不会革命,反而会共存、共生、共嬴。之前也和大家聊过,中国民营快递30多年的变化可谓沧海桑田,但有一点没有变,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也不会变。目前,人力密集型仍是快递业的主要特征。人,仍然是快递业的主流生产力。特别是在最重要的末端环节,也就是“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仍然要靠“快递小哥”付出辛苦和汗水,日复一日、一件一件地上门收货送货才能完成。
在老鬼的朋友安德华看来,“无人化≠无人”,而是人机协作,减少对人的依赖,实现“少人化”。
换句话说,无人技术的应用不会替代人,只会变成一个更好的工具和帮手,也不会取代人,只会取代不会使用的人。更为关键的是,新技术也创造了巨大的市场新需求。
比如,随着无人机产业高速发展,无人机专业人才已成为职场最新热点和未来20年紧迫需求。当下,快递业正从以人力密集型为主逐渐向人力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兼备转型升级。一线员工的质量和数量决定了快递企业在转型升级中的稳定性,专业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决定了快递企业在转型升级中的成败。
本文来源于驿站出自物流指闻 ,不代表九州物流网(http://www.wl890.com)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文章所用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