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累计完成1083亿件,同比增长29.9%。
随之增长的还有快递包装废弃物。据估算,我国快递业每年消耗的纸类废弃物超过900万吨、塑料废弃物约180万吨,并呈快速增长趋势。
快递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不容小觑。有专家称,按照现在的快递行业增长速度,快递业碳排放量将超过3200万吨。
全民迈向“碳中和”的时代,快递企业如何实现绿色转型,交出承诺的成绩单?近日,环保机构“摆脱塑缚”发布《快递包装绿色转型之快递企业包装减量及绿色循环行动评价2021》(后称报告)。
报告显示,在2020-2021年,基于国家“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绿色发展目标,国内主要快递企业通过快递源头减量、提高快递循环水平、改善包装废弃物污染等路径加快减碳速度,取得了一定成效。
京东物流、顺丰领跑快递包装绿色转型
报告以评分排名及综合分析的形式,分别从快递包装减量行动、快递循环包装应用这两个维度,进一步审视包括京东、顺丰在内的十家主要快递企业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的行动表现。摆脱塑缚期待,通过“成绩单”的形式呈现快递企业推进绿色包装转型的工作成效,让绿色发展的参考范例更加可见。
报告显示,在快递包装减量及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上,京东物流和顺丰凭借积极设定减量减碳目标、推广循环包装应用、披露绿色转型行动成效等方面的优秀表现,位列前两名。
快递包装减量成效明显
基于报告所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报告评估的十家快递企业在快递包装减量方面的平均得分为58.0分(满分100分),在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方面的平均得分为30.0分(满分100分),企业在快递包装减量方面工作成效更优。
报告发现,快递企业的快递包装减量行动积极往材料和技术革新方向发展。继电子运单后,45毫米以下瘦身胶带已在快递包装中实现大范围应用。为进一步推进快递包装源头减量,报告评估的十家快递企业中,有七家公布了在研发环保包装材料、开发新型包装容器、建立智能打包系统等方面的具体动作。
实际上,开展快递包装瘦身不仅符合双碳目标,对企业也有很好的经济效益。例如京东物流通过软硬件一体的智能打包系统解决方案,实现包装材料的降本增效。
不过,报告指出,相较于循环中转袋的大规模应用,应用于消费者端的循环箱仍未形成发展突破。与千亿快递订单相比,末端循环箱不管是在投放数量还是在循环使用次数上都处于极低水平。
报告作者、摆脱塑缚项目人员周将铭认为,循环中转袋应用场景相对简单,在降低企业耗材成本的同时,快递企业内部即可进行全流程管控;但面向终端消费者的循环箱需在社会流通,场景复杂、涉及到回收逆向和再流通,在现阶只在各快递企业物流体系内独立流通的情况下,运营成本是极其高昂的。
可喜的是,国家邮政局办公室已于2021年底发文通知开展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试点,希望通过推动解决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成本高、回收调拨运营难等问题,以促进可循环快递包装使用规模和比例明显提升。
消费者期待更多绿色化包装引导
企业信息披露结果显示,快递企业在包材供应商管理上采取行动较多,一半快递企业通过制定供应商管理制度、明确快递包装采购要求,以期对包装生产源头施加影响。而关于客户沟通引导的表现则相对逊色,报告显示,仍有七成快递企业未公开包装材料规格相关信息以保证客户的知情权,一半快递企业未通过合同条款、积分奖励等方式引导客户使用简约绿色化包装。
“快递企业需要公开相关信息,让公众知情知悉,同时通过宣传推广、积分奖励等方式引导寄递人使用简约绿色包装、可循环包装。”报告强调。
在引导客户进行绿色消费上,顺丰可谓十分重视:用户只要使用绿色包装如顺丰循环箱“Πbox”,即可获得绿色能量。该能量可用于兑换会员积分,从而兑换顺丰优惠券、品牌券、实物等,还能参与积分抽奖、积分秒杀、积分抵扣运费等活动。
信息披露力度有待提高
在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目标披露方面,顺丰速运、京东物流和中通快递披露了快递包装减量减碳目标相关信息,十家快递企业均未披露循环箱的使用和减碳目标。
成效方面,仅有一半企业披露总体碳排放数据或减少碳排放数据。在循环箱应用对减少一次性包装用量、减少碳排放的成效信息上,只有苏宁易购物流披露其共享快递盒投放使用累计节约了6000多吨碳排放。
对此,报告呼吁企业加强信息公开:“无论是根据港交所的强制规定,还是根据中国内地和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碳交易市场的成熟,市场监管对ESG信息披露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顺丰提出了具体的绿色减碳目标和行动路径,顺丰和京东还披露了塑料类和纸质类材料的使用数据,这两点值得其它快递企业学习借鉴。”
值得注意的是,在塑料污染治理上,针对新“限塑令”中关于到2025年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胶带等塑料包材的要求,目前还未有企业披露行动目标。
本文来源于电商报,不代表九州物流网(http://www.wl890.com)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文章所用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