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各种因素叠加影响,这两年供应链发展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就要求企业在时代的不确定性中寻找供应链管理的确定性,以保障自身经营的持续增长。
自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以来,其持续时间之长、波及范围之广、影响层次之深,已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料:港口拥堵、苏伊士运河受阻、腹机仓产能大幅度减少、部分港口因抗疫需要短时间内暂停运作、部分道路因防疫需要限制通行等,这让物流运输不时出现局部的中断,同时也带来了海运、空运运价高涨的问题。
全球各个国家推行货币宽松政策,加上运输受阻,导致铜、钢铁、煤炭等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而消费需求的复苏从整体上来看仍较为有限,导致中下游企业利润承压,对于降本增效有更加强烈的追求。同时,受疫情反复、劳动力短缺、原材料涨价、拉闸限电等因素的影响,不少工厂产能受限,供给侧出现不稳定。
受各种因素叠加影响,供应链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据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供应链压力处于历史高位,远高于全球金融危机时期。不过好消息是,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研究人员认为全球供应链压力已到顶峰,后期将开始缓解。有乐观者认为,这种情况在2022年夏季将有明显好转,大多数供应链将恢复正常。
不过,2022年仍将充满巨大的不确定性。也许疫情将进入尾声,但是我们可能将面临更多极端气候的袭击,以及其他未能预测的风险。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指出的,未来我国经济发展仍将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需要多措并举以稳定经济发展的基本盘。这同样要求企业在时代的不确定性中寻找供应链管理的确定性,以保障自身经营的持续增长。综合多方面信息,笔者认为,提升供应链数字化水平、增强应对风险的能力、以消费者为中心、构建绿色低碳供应链等4个方向,将是2022年供应链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
提升供应链数字化水平
有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中,许多企业加大了对供应链关键节点自动化的投资,预计明年在供应链规划能力、运输定位溯源能力、仓库运作自动化、供应链可视化、云供应链软件等领域的相关技术上,也将持续加大投入。
数字孪生技术帮助企业将供应链映射到虚拟系统并模拟其运行情况,更具可见性、可预测性,结合人工智能与高级分析技术,数字孪生供应链能够让企业提早了解到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未来的绩效表现,从而优化采购、生产、物流等环节的规划与决策,并有助于实现跨环节、跨生态的供应链协同。
当下,越来越多的供应链正在实施自动化解决方案,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2022年之后,将有更多自动化设备应用于物流与供应链领域。有机构预测,到2025年,自主仓库机器人全球市场规模将增长近一倍,达到272亿美元;劳动力短缺以及对供应链敏捷性的追求,让供应链管理者加快寻找提高仓库效率的方法,机器人可以胜任重复、耗时和繁重的单一标准化工作,速度更快、准确度更高且安全风险更小;人工则专注于复杂和高附加值的工作,通过良好的人机协同实现降本增效。
在运输配送端,当下无人驾驶重卡技术正在逐步成熟,图森未来自动驾驶卡车在无人干预下已完成150公里的公开路测;低速无人配送车、无人机的应用正在走向规模化,如美团无人配送车计划在3年内落地上万台,在无人配送车整车成本逐步降至5-10万元之后,预计将掀起一波规模化应用高潮。
如今云技术应用不再是新闻,在疫情的催化下,其开启了蓬勃发展之路,预计2022年及之后,云技术在物流供应链领域仍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应用。
有数据指出,云供应链软件解决方案到2023年的市场规模将超过110亿美元。基于云的应用程序和平台正在彻底改变当今的供应链管理,且随着云技术成本的不断下降,以及基于云的供应链管理平台变得更加强大和更易于访问,中小型企业将更多受益,即可以用一个可承受的成本,提高自身供应链的可见性、敏捷性及复原力,从而缩小与大型企业间的差距。
增强应对风险的能力
疫情给全球供应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凸显了供应链中断风险这一问题,另外贸易摩擦、极端气候、自然灾害、网络攻击等也可能会造成供应链中断。基于此,各方需要通过做好供应链网络规划、提升全链条可见性、提升预测分析能力、形成适当的分布式供应产能等措施,增强应对风险及复原如初的能力。
不难发现,在应对供应链中断问题的过程中,许多供应链管理者受阻于供应链缺乏端到端可见性,导致很难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供应链可见性被视为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它对于打破数据孤岛、提前识别风险、提升供应链敏捷性与弹性均有重要意义,也被认为是将链条式供应链转换为全球集成网络的先决条件。
目前,领先型企业正在加大物联网、区块链等先进技术的应用,通过定位器了解车辆及货物的移动轨迹,通过各类传感器获知仓库内的温湿度、车厢的震动偏移情况或“嗅”出泄露的危险气体。同时,使用区块链技术提高可见性的趋势仍将延续,全球区块链解决方案的支出预计将在2022年达到117亿美元。除此之外,不少供应链管理者认为供应链成员间的信息共享也是提升供应链可见性的关键因素,与供应商建立互惠互利的关系对于企业在供应链中断时期保持稳定非常重要。因此,减少供应商层级、加强与供应商的关系、提升对低层级供应商的了解、联合供应商共同开发新产品等是未来供应链发展趋势。
如下图所示,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调查中,100%的受访者认为是否具备预测未来销售的能力是供应链卓越性的重要特征。消费者需求的迅速变化使需求预测成为供应链管理专业人员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企业需要专业的人才、团队来对大量的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或信息进行挖掘,洞悉隐藏背后的本质。企业将着力于提升在大数据环境下的预测性和规范性分析能力,并将数据洞察结果作为决策参考依据,推动供应链优化,推动运营决策的数字化闭环。
影响品牌商供应链卓越性的重要特征(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以消费者为中心
如今,社会已进入到消费者掌权的时代,产品极大丰富、渠道选择非常多元,很多行业又进入到存量竞争为主的阶段,市场的话语权正从生产商、渠道商,转移到消费者手中,能够掌握消费者数据并及时调整生产的品牌商迅速崛起,以消费者为中心正成为品牌商获得竞争优势的核心。
换而言之,市场已从生产主导、渠道主导,逐步迈入了消费者主导的时代,无论是线上渠道还是线下渠道,都已经进入后红利时代,生产商及渠道商均在向后端供应链要利润,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期望供应链由成本中心向价值中心转变。通过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创造更多顾客价值,并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占据更多市场份额,以帮助企业创造更多供应链盈余。
在2022年,以消费者为中心重构供应链是企业经营者们需重点关注的事项。在这一过程中,要求企业在“最后一公里”交付中搭建全渠道快速履约的物流服务体系;要求供应链各环节围绕消费者需求,重新配置资源,部署先进技术及人才,并加强协作与创新,以确保消费者在不同渠道触点均享受到一致的消费体验。
全渠道的履约交付比以前更为复杂,每家企业都需要根据自身业务性质和消费群体需求来制定解决方案。如零售企业需要一个集成的履约系统,整合中心仓、区域仓、前置仓、门店、自提点、配送运力等资源,快速并准确地完成每个订单的履约交付。其中有两点值得重点关注:一是全渠道下的实体店升级,实体门店需要变得更数字化、更综合化;二是推进实施“一盘货”管理模式,在该模式下统一管理企业所有渠道库存,仓储配送端只有一个接口,订单实现跨渠道流转与管理,消费者可以在一个渠道下单,然后在另一个渠道收货,不满意时还可以在第三个渠道实现退换货;对于消费者而言,事情就变得简单很多,只需选择最近或是最便利的渠道即可。
构建绿色低碳供应链
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开启了低碳新时代。当下,我国已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未来还将陆续发布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和煤炭、电力、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的碳达峰行动方案,形成中国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
在此背景下,许多大型企业正在大力投资绿色供应链,与供应商、客户加强绿色低碳领域的合作。Verdantix研究公司在一项全球研究中指出,92%的企业正在调整其业务战略,以在2022年提高可持续性,改善企业的环境、社会和治理绩效。
碳足迹覆盖原材料采购、产品制造、仓储运输、消费使用、回收处理的端到端供应链各环节,企业的低碳行动要统筹考虑供应链全链条,如下图供应链低碳运营实践框架所示。麦肯锡的研究表明,企业通过优化产品设计、调整采购策略、完善仓储运输运作等相对简单的措施,可以减少30%的碳排放量。
其中,加强循环回收再利用将是2022年的重点话题。欧盟国家已对非回收塑料包装征收塑料税,目的在于推动提高塑料废品的回收与再利用水平,相关企业将会更加关注如何利用新技术将回收材料制成服装或包装物,以提升产品本身的“含绿量”;电子商务中较高的退换货需求,以及二手闲置商品交易的升温,在呼唤更加完善的逆向物流服务。
因此,企业将需要继续优化其逆向供应链功能,与渠道商、回收商等伙伴合作建立多元化的回收渠道网络,探索将其逆向供应链转移到更靠近消费者的位置,以提升流程效率并降低成本。
本文来源于物流时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网(http://www.wl890.com)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文章所用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