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录 / 注册

网站地图

广告 广告

•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 陆运新闻 >正文
  • 阅读量

  • 收藏
  • 480
  • 分享

国家发改委:中欧班列彰显供应链强韧性

  9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9月份新闻发布会。会议主要介绍了宏观经济形势等情况,国家发改委综合司副司长李慧女士,价格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彭绍宗先生,就业司副司长常铁威先生出席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主持。

  孟玮主要从关于发用电和投资项目审批情况、关于发电供热企业直保煤炭中长期合同全覆盖有关工作情况、关于中欧班列运行情况等3个方面进行了简要介绍。

  关于中欧班列运行情况,孟玮表示,中欧班列发挥国际铁路联运独特优势,大力承接海运、空运转移货物,继续在稳定国际供应链产业链、助力国际抗疫合作中发挥关键作用。

  一是月开行量保持历史高位。8月,中欧班列开行1323列,连续第4个月超过1300列,运送12.8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9%、16%,综合重箱率达98.4%。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欧班列已经连续16个月保持千列以上,充分彰显了这条供应链的“韧性”。

  二是年开行量提前突破万列。1—8月,中欧班列共开行10052列,较去年提前2个月突破万列,运送96.7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32%、40%,综合重箱率97.9%。在国际供应链持续紧张的情况下,中欧班列保持安全稳定运行,解了众多企业的“燃眉之急”。

  三是合作共赢“朋友圈”越来越大。截至目前,中欧班列已经铺画运行线73条,通达欧洲23个国家的174个城市,物流配送网络覆盖欧亚大陆全境,沿线国家纷纷参与合作,分享这列中国快车带来的红利。

  孟玮还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下一步将加强统筹协调,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围绕“巩固稳定提升”主线,全力推进中欧班列安全稳定运行。

  一是优化完善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按照适度超前原则高起点规划建设中欧班列枢纽设施,推进重要口岸、通道等改造升级,加强新技术、新装备创新应用,提升设施有效供给能力。

  二是持续提升运行质量。持续优化运输组织,不断完善开行方案,稳步提升通关效率,做好中欧班列开行质量的考核评价工作,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是不断推进创新发展。加快中欧班列信息平台、智慧口岸建设,创新组织模式和服务产品,推动“运贸一体化”,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增强供应链全程掌控能力。

  四是着力加强风险防控。进一步提高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安全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完善安保措施,为中欧班列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坚强保障。

  生产、需求、物价持续良好发展

  随后,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就记者提问做了详细解答。李慧表示,近期我国经济指标同比增速出现一定波动,主要受到基数效应、疫情灾情以及一些结构性、周期性因素影响,从累计增速和两年平均增速看,我国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大体保持稳定。

  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生产继续增长。前8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两年平均增长6.6%,其中制造业同比增长14%;前7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7.3%,两年平均增长20.2%。前8个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7.7%,两年平均增长6.2%。

  二是需求基本平稳。前8个月投资同比增长8.9%,两年平均增长4%;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5.7%,民间投资增长11.5%。前8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1%,两年平均增长3.9%;尽管8月当月消费同比仅增长2.5%,但主要是受疫情、汛情等短期扰动因素影响,大家可以看到餐饮收入同比下降4.5%。外贸进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前8个月以人民币计价的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3.7%,其中出口增长23.2%。

  三是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居民消费价格(CPI)温和上涨,前8个月同比上涨0.6%,涨幅与前7个月持平。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实现938万人,较去年同期多增15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85.3%;8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与上月持平。

  多重举措促新型消费健康发展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传统消费受到抑制,但各种新型消费业态加快扩容,线上消费逆势增长,这保障了居民日常生活需要、促进了经济企稳回升。

  常铁威表示,在此背景下,前期一系列政策措施陆续出台,对新型消费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促进新型消费政策体系初步形成。去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制定,并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对发展新型消费作出系统部署。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28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实化深化了政策措施。此后,20多个省份和计划单列市陆续出台了促进新型消费发展的意见、实施方案、行动计划等。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中央顶层设计、各部门各地区统筹推动、市场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是痛点难点卡点逐步破除,市场主体活力得到有效激发。5G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快融合发展,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进一步健全,一些社会反映强烈、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正在逐步实现突破。比如,出台专门政策引导支付行业降低支付手续费,预计每年将为市场主体、社会公众减少手续费支出240亿元;又比如,发布具体指导意见,推动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再比如,在政策引导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下,一些互联网平台正在逐步优化中小企业商户和个人利用平台经营的抽成、佣金等费用。

  三是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消费者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制定出台了《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加大对互联网等重点领域仿冒混淆、虚假宣传等的监管执法力度,出台了农产品电商、跨境电子商务、冷链物流、智能信包箱等一批重要急需国家标准。

  总的来看,各类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线上线下消费正在双向加速融合。“十三五”期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2015年的10.8%上升到2020年的24.9%。特别是去年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全国网上零售额增速高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4.8个百分点,今年1—8月同比增长了19.7%。

  目前,新型消费已成为进博会、服贸会、广交会、消博会等国家级重大平台的重要载体。可以说,在相关政策措施的支持下,新型消费领域已经初步形成了大中小企业协同共进、区域行业市场联通互促、传统产业和新兴技术联接互动、不同业态融合渗透、上下游全链条一体推进的发展格局,迎来了加快发展和提质升级的重要窗口期。

  “两节”临近,商品保供稳价新举措

  一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做好中秋、国庆“两节”期间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据彭绍宗介绍,中秋和国庆“两节”临近,国家发改委已切实做好中秋、国庆等重要节日民生商品保供稳价相关工作,努力为人民群众欢度节日营造良好的价格环境。

  主要有4个方面的安排:一是加强市场价格监测预警。以群众生活必需品为重点,密切关注市场供需变化,及早发现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尽早预警处置。

  二是保障市场供应。指导各地组织好重要民生商品生产和采购,畅通物流,做好组织调度;对米、面、油、肉、耐贮蔬菜等重要生活必需品,提前充实储备规模,根据市场形势及时精准投放储备;抓好产销衔接,督促商超、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及时补货,确保重要生活物资供应不断档、不脱销,价格不出现大幅上涨。

  三是加大市场价格监管力度。积极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加大节日期间价格监督检查力度,督促市场从业者诚信守法经营,切实防范重要民生商品价格异动。严厉打击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囤积居奇、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规范市场价格秩序。

  四是及时足额发放价格临时补贴。认真执行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督促达到启动条件的地方第一时间启动,及时足额向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根据部分商品价格上涨情况,适当提高临时补贴标准,向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

  本文来源于物流时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网(http://www.wl890.com)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文章所用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关键词: 中欧班列,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