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生产物流规划主要包含全流程调研、系统性诊断、概念方案设计和详细方案设计四个部分的内容,其中系统性诊断是在进行全流程调研之后。系统性的诊断在全流程调研的结果上借助专业分析的多种方法,能够为概念性设计及详细方案设计指明方向,是整个生产物流规划中承上启下的关键性部分。
生产物流规划与系统性诊断
完整的生产物流规划主要包含全流程调研、系统性诊断、概念方案设计和详细方案设计四个部分的内容。全流程调研通常需要一定的周期,将流程所涉及到的数据、供应链环境、管理环境等做一个全方位的调研。
全面调研完成之后会进行系统性的诊断,系统性的诊断在全流程调研的结果上借助专业分析的多种方法,能够为概念性设计及详细方案设计指明方向,是整个生产物流规划中承上启下的关键性部分,也是本次直播重点分享的内容。
概念设计方案主要涵盖从顶层目标的设计到一个蓝图架构,然后到每个模块如何实施的内容及路径,保障生产物流规划的方向与企业整体的战略目标、组织环境等契合。详细设计方案是在概念性设计方案的基础上细化每一个流程,例如入库流程、上架流程、分拣流程等等
还有一些企业在进行生产物流规划时,需要对详细设计的方案加上一个方案验证,来为最终的决策判断提供依据。
以上为一个生产物流规划所包含的全部板块内容。
生产物流体系诊断的五个步骤
我们在进行生产物流体系诊断时,构建了如下的系统性分析模型,模型主要由系统静态分析、物流场景构建、系统模拟分析、系统自评估、系统化改进五大步骤构成。
1系统静态分析
系统静态分析里面主要包含基本量的采集、静态生产力评估、样本统计与均衡性分析。
所谓的“静态”指的是不随时间而进行改变的状态,系统静态分析能够从全局上找出全流程调研结果中企业生产物流系统中一些稳定的特征,例如物料出入库量的均值、峰值、谷值都不随时间序列变化,能够反映一定周期内的具备稳定性的特征。
2物流场景构建
物流场景构建主要包含实体构建、作业模块构建、成本模块构建、预测输入。
物流场景中的实体构建包含多种方式。例如通过搭建实体构建物流场景,其中“实体”就是我们以前提到的例如一个人员、一个设备都可以看作一个“实体”,通过搭建实体构建物流场景可以通过三维模型来实现,即:物流场景的可视化。我们还可以通过数学模型来构建物流场景,此时物流场景中的“实体”为一些抽象的表达。数学模型来构建物流场景首先也是需要构建“实体”,来作物流场景的一个基础,此时物流场景中的“实体”都会具备一个三维坐标。
物流场景构建中的作业模块构建指的是在对物流场景完成“实体”搭建完成后,再叠加物流场景中具体的作业流程和环节。
物流场景构建中的成本模块构建指的是将资源成本作为输入,资源成本主要是指在投入资源时人员的工资、设施租金、设施建设成本、设备的购置成本等。将财务与物流场景进行结合,利用资源相关的财务科目完成各类资源要素的成本构建。
物流场景构建中的预测输入主要是指对未来产能的增加导出物流量的增加情况,由生产端提出预测之后,导向物流端。一般的预测通过分析增长率落到物流量上,构成一个输入。如果是一个物流公司,预测可能还要跟上游行业结合,再来完成物流的预测。而生产物流则一般是由生产端的预测关联到物流量的预测。
3系统模拟分析
系统模拟分析主要包含入厂物流模块、原料仓储模块、生产配送模块、成品仓储模块。
系统模拟仿真分析的核心在于运用运筹思想诊断生产物流体系的每个物流作业环节的运行情况、物流资源占用情况等,例如在入厂部分,我们需要将入场的流程全部给拆开来看每个环节每个时段所占用的物流资源情况、物流资源的作业能力等。原料仓储也需要将线边仓、VMI仓等等一系列的模块进行拆分和系统模拟分析。生产配送阶段同样也要拆开来看,包括成品生产完成之后下线到成品仓的相关流程与环节同样需要展开进行系统模拟分析。
4系统自评估
系统自评估主要包含效率评价、成本评价、风险评价。
系统模拟分析完成之后就产生了资源的利用率,包括人员的利用率、设备的利用率、设施场地的利用率等内容。结合系统模拟分析的内容,关联到对效率、成本、风险的评价,从而形成了一个针对系统本身的评估体系。
5系统化改进
系统化改进主要是包含均衡性调节和服务率改进。
均衡性主要作用在于衡量波动性,均衡性调节主要是从生产端入手,生产的均衡直接影响到了整个链条的状态,例如汽车的生产相对比较均衡,生产计划的波动相对比较小,计划性也比较强,由此带来物流资源可以较好的进行调度和协调,构成了改进的方向。
服务率主要指的是各类不同的资源构成了作业的服务系统所产生的作业的服务能力(服务率),如装卸、分拣的效率等。通过对这些资源的服务率效果的反馈,对其进行改进,如数量的增减、自动化或者智能化设备的导入进而提高物流系统总效率,成为系统化改进的另一个要点。
本文来源于罗戈网,不代表九州物流网(http://www.wl890.com)观点,文章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