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录 / 注册

网站地图

广告 广告

•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 > 新闻资讯 > 物流头条 >正文
  • 阅读量

  • 收藏
  • 480
  • 分享

武汉阳逻港统一运营迈向国际大港 实现“一港一主体”

7月15日,武汉港航发展集团与卓尔控股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将成立公司对阳逻港一、二、三期码头进行统一运营。这标志着,武汉航运中心建设“一城一港一主体”发展战略中的“一主体”实现,掣肘阳逻港发展多年的多主体问题得以解决。

根据协议,双方将联合成立一家轻资产统一运营公司,负责对阳逻港一、二、三期进行统一开拓市场、统一商务定价、统一调度指挥、统一结算管理。7月21日前,港区间的围网将拆除,迈开实质化运营的第一步。

据介绍,阳逻港区由一、二、三期集装箱码头构成。其中,一期码头有3个泊位,由卓尔控股的香港主板上市公司——中国基建港口有限公司下属企业运营;二期有4个泊位,由武汉港集装箱有限公司运营;三期有4个泊位,由武汉新港投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运营。其中,一期运营公司为民营企业;二、三期为国有企业,由武汉港航发展集团及其下属企业控股,另有上海港务集团、中外运等多家省外股东。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武汉阳逻港后,该港区经营业绩逐年上升,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但多主体经营导致一系列问题,比如多主体间恶性竞争引发价格战,导致阳逻港装卸费用远低于长江流域其他同级别港口;航运船舶进港后需在3个港区分别停靠,费时费力;重复建设导致阳逻港各类进出卡口多达5处,港区围网遍布,严重影响对外形象。

2014年起,武汉市着手解决阳逻港多主体运营问题,但因涉及主体多,如何兼顾各方利益诉求、寻求有效合作模式等难题未能达成一致。今年6月17日,武汉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武汉航运中心建设“一城一港一主体”发展战略,并要求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阳逻港5周年之际(今年7月21日)实现港区统一运营。确立这一目标后,武汉港航发展集团成立专班,与卓尔方面先后进行了8个轮回的商谈,本着“求大同、存小异”“既算经济账、长远账又算政治账、社会账”的原则,最终达成合作协议。卓尔控股负责人阎志表示,2017年阳逻港一期实现集装箱吞吐量51万标箱,今年将冲刺60万标箱,统一经营有利于减少内耗、协同共赢,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提高服务品质,扩大服务半径。

“一城一港一主体”将带来什么

7月15日,武汉市阳逻港一、二、三期统一运营,标志着阳逻港由此迎来“一城一港一主体”新时代。

武汉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周先旺表示,阳逻港是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核心港、枢纽港、旗舰港,要以港区统一运营和多主体整合为契机,加快推进“港、产、城”一体化建设,加快构建高效顺畅的多式联运体系,加快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推动武汉新港尽早实现“亿吨大港、千万标箱”目标。

业内人士介绍,港口业不同于其他产业,因为沿江沿海的岸线资源具有很强的稀缺性,同时港口、码头又带有政府交通基础设施的公共属性,如果交由众多码头企业零散开发、相互竞争,只会导致岸线资源浪费,影响经济效益,降低服务品质。

2015年交通运输部印发《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重点任务的通知》,提出“开展区域港口发展一体化改革试点”。那时至今,全国各地港口资源整合渐成燎原态势,从辽宁、江苏、福建、广西到京津冀、广东等各地均将港口资源整合作为推进港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港口转型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尤其是宁波舟山港一体化运营,成功造就了全球首个货物吞吐量突破10亿吨的大港,创造了“1+1﹥2”的整体效应。

在我省,黄石市是“一城一港一主体”发展战略的受益者。该市长江岸线总长76.87公里,2014年之前,黄石老港四大作业区使用岸线26.5公里,设备陈旧、运力紧张,2015年吞吐货物不足2000万吨,集装箱运输量仅3万标箱,且已饱和。

2014年12月,黄石市与深圳盐田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黄石新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包括棋盘洲港区在内的黄石辖区内长江岸线上公共码头的开发、建设和运营。同时,黄石市根据“一城一港一主体”港口发展原则,明确在黄石市辖区范围内将不再批准除黄石新港以外的任何主体新建公共货运码头和业主码头。该市还对黄石沿江非法码头进行了关停整治,共拆除106个非法码头和123个泊位,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有效推动了长江岸线资源集约开发和有效保护。

2015年9月,黄石新港开港,迅速驶上发展快车道。2017年8月,黄石新港开通首条近洋国际航线,直达韩国釜山港。今年6月,依托黄石新港,黄石多式联运地方铁路正式开通,年运输能力可达1200万吨,成为继武汉后我省第二个公铁水无缝对接的内陆沿江港区。预计到今年年底,黄石新港1到9号泊位全部建成后,将具备3000万吨、20万至25万标箱的吞吐能力,初步形成集散货、件杂、集装箱和多式联运业务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港区。